IT之家 2 月 19 日消息,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。東風解凍,散而為雨。如輕云蔽月,似流風回雪。一夜春雨過,千畦盡成綠。今日,壬寅年正月十九日癸卯,子正二刻十三分(00:43),讓我們共同迎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 — 雨水。
此后,春暖花開的日子就要來了。隨著新的一年到來,我們又要重新投入到忙碌的學習和工作中去,祝大家開工大吉。
“一個以真皮層去生活的人,才會嗅到花的香,看到云的出岫,驚覺雨水的冰涼。”
雨水,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(公歷 2 月 18-20 日),太陽到達黃經 330°。雨水和谷雨、小雪、大雪一樣,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。東風解凍,溫潤散而為雨。雨水已至,萬物開始萌動,春天,就要來了!
▲ 云日歷,可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屬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繼之雨水。且東風既解凍,則散而為雨矣。”意思說雨水節氣前后,萬物開始萌動,春天就要到了。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:“一候獺祭魚;二候鴻雁來;三候草木萌動。”,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“一候菜花,二候棠棣,三候李花”。此節氣,水獺開始捕魚了,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。
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,這時的北半球,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,氣溫回升較快,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,并漸漸向北挺進。
與此同時,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并不甘示弱,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,既不甘退出主導的地位,也不肯收去余寒。
神州大地,風俗各異,那么我國有哪些在雨水節氣之中進行的習俗呢?
到了雨水節,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。久不懷孕的婦女,則由母親為其縫制一條紅褲子,穿到貼身處,據說,這樣可使其盡快懷孕生子。此項風俗現仍在農村流行。
在我國有些地區,雨水這一天女婿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。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,這稱為“接壽”,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“壽緣”長,長命百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