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朋友的一番話,讓我久久不能平息。朋友說,如果有人研究過阿里云的發家史,就會發現,阿里云從創立到今天的表現,完全跟開了掛一樣。阿里在2009年剛開始做云計算的時候,全球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,沒人敢拍著胸脯說云計算的前途如何如何。國內更是基本沒人看好云計算,甚至有人笑稱“云計算是舊瓶裝新酒”。
結果阿里有多頭鐵呢?不僅找了王堅這個心理學博士來帶頭搞云計算,并且還信誓旦旦地承諾每年投入10個億在研發上。要知道,2009年阿里的整體利潤也才10個億左右。當時阿里一年拿出10個億,無異于是把全副身家都壓了上去。
偏偏阿里這次的驚天豪賭還賭贏了,阿里云迅速崛起,不僅在雙11、春運這些大場面上嶄露身手,甚至將西方企業逼到了墻角。一場由阿里掀起的去IOE運動在國內興起,IBM的服務器、甲骨文的數據庫、EMC的存儲設備,都成了被阿里云挑戰的對象。
在2017年,阿里云再次發生了脫變。阿里云奇跡般的打敗了美國云廠商,成為奧運全球唯一云服務商。這意味著,阿里云憑借奧運這個“梯子”,開始向國際上攀登,無論是國際知名度還是國際影響力,都瞬間上了一個臺階。
到2022年,阿里云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。北京冬奧會將核心系統100%搬到了阿里云上,全球賽事轉播也由阿里云傳輸給近百家電視臺,阿里云正在助推奧運數字化轉型。
在市場份額上,阿里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全球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3.7%上升到2020年的9.5%,海外市場份額更是三年暴漲10倍,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建立了數據中心。阿里云世界排名也從第四名上升到了第三名,并且穩居亞太第一。
最后朋友感嘆道,阿里云一路走來,看似在冒險,實則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處。就好像特意安排好的劇本一樣,如果不是太玄幻,我都要懷疑阿里云是不是重生回來的了。
來源:老龍博弈 微博
踩:相關閱讀:
阿里最成功的三個收購案例
聰明人為什么很少成為大贏家?
全面上云:阿里云攻下傳統IT的十年戰事
阿里云VS騰訊云,誰才是中國未來云計算之王?
來源:盧松松博客 QQ/微信:13340454